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第四场讲座:2012年西部大讲堂·历史学论坛

发布时间:2016-08-23点击量:

 


回眸“夏商周断代工程”——以西周王年研究为例
 
2012710下午,9778818威尼斯张懋镕教授为广大师生奉献了一场以《回眸“夏商周断代工程”——以西周王年研究为例》为题的学术报告,本场报告由9778818威尼斯王晖教授主持。
       张懋镕教授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领域里的著名专家,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后,他几乎参加了该工程之中的西周王年研究课题的全部学术讨论会议,相当熟悉“断代工程”专家组在研究西周王年过程中所采取的新思路、新方法和取得的新成果以及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整场报告紧紧围绕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西周王年研究这一主题展开,从五个部分分别论述。
首先,在“一个热点、难点问题”部分,张懋镕教授介绍了当前中国年代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即共和元年之前西周每个王的确切纪年和在位年数的研究,难点在于史料、金文资料缺乏并且相互之间或者自身内部存在不少矛盾等。接着,张懋镕教授回顾总结了“断代工程”进行之前西周王年的研究成果,一个是西周总积年的研究,一个是武王克商之年的研究,在这两个方面,诸家存在很多分歧。在“‘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王年研究的思路与特色”部分,张懋镕教授讲述“断代工程“西周王年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这主要是考古学与测年技术的运用,文献与金文材料相结合并且借助天文学推算构建金文历谱,利用青铜器、文献等推定西周王年的七个支点。当然,在实际研究中,这些方法和技术并不是孤立地采用,而是相互交叉、相互制衡。在“新出金文资料的意义”部分,张懋镕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一些近十年来新发现的青铜器及铭文资料如二十八年尧公簋、二十六年倗叔壶、三十年吴盉、四十二年逨鼎、四十三年逨鼎等。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检验出原西周王年研究课题组对西周王年的初步认识和排定的金文历谱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金文历谱的部分内容重新修订,这也正好反映了西周王年研究之困难。最后,在如何看待‘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王年研究的成果,张懋镕教授肯定了研究过程中采用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这种新式方法取得了重大成绩。当然,他也指出了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我们不清楚西周的天文历法的具体情况,文献与金文资料存在不少矛盾、标准青铜器数量太少,金文历谱排谱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将来需要在金文资料不断积累、认识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有待进一步解决。
报告完毕之后,现场进行了问答交流活动,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随着新材料不断地出现、新方法不断地采用,将来是否能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排出精确无误的金文历谱。张懋镕教授从考古测年技术的运用和个人研究过程中的存在的主观因素影响以及依据新材料重新修订西周早期的金文历谱三个角度进行了回答。
王晖教授对本场报告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其中他补充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即通过碳十四测定商代晚期甲骨的绝对年代来确定武王克商年份的上限,这也是比较有助于西周王年研究的。(李树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