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集贤讲堂第209讲:海外收藏青铜器撷萃

发布时间:2017-05-25点击量:

主 讲: 张光裕 教授

历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研究教授。台湾中研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宾夕法利亚大学国际杰出访问学人。现任恒生管理学院中文系讲座教授、系主任,中国语言及文化研习所所长。兼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香港教育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客座教授,以及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长期从事古文字学与文献学、商周青铜器辨伪及战国楚简研究,代表著作包括《伪作先秦彝器铭文疏要》《郭店楚简研究》《雪斋学术论文集》及《二集》《仪礼士昏礼、士相见之礼仪节研究》等。

主 持:张懋镕 教授

日 期:2017-6-12

时 间:19:10-21:00

地 点:文汇楼A段一层报告厅

主 办:9778818威尼斯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届时参加!


附:内容简介

自有清迄今,流散海外青銅器不知凡幾。講者自青年時代即醉心青銅器硏究,對相關資料蒐集,數十年間從未間斷。七十年代伊始,走訪海內海外博物館及私家收藏,親自摩挲有銘中國青銅器無累千計。目驗之餘,對青銅器真偽鑑別,頗有會心。早歲撰有《偽作先秦彝器銘文疏要》(1974)。任職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期間,曾與巴納博士合著《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𢑥編》(1978,對學術研究頗有重要參考價值。教硏治學,每將青銅器與禮學及史學相結合硏究,以彰顯青銅文化之重要,對中華文化影響既深且遠。是次講座將選擇近年目驗所得,擷其部分精華,從形制、花紋及鑄造等不同角度,列擧其特色,比對其他傳世青銅器,探討其學術及文化價值,跟大家一起分享硏究青銅器之樂趣。